随着家里老人年纪渐长,家人是否会觉得老人耳朵逐渐“不好使”了——电视机声音越放越大,门铃、电话也常常听不到,老人嗓门和脾气也有所增长?这些情况可能是由于老人出现“听不清”的困扰而出现的。
如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听觉系统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功能减退,在老年人群中出现的可排除其他致聋原因的耳聋称为老年性聋。随着听觉系统的衰老,不止会导致听力下降,也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下降。
随着生活质量和人类寿命的提高,老龄人口也逐渐增多。国外曾有研究显示,随着居民人口的增加,平均听力水平也逐渐下降,且高频听力下降更为显著,男性比女性也更为显著,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可达30%—60%。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约占总人口的1/5,老年性听力损失情况也已日益严重,此外,老年性聋发病年龄并不固定,部分患者40余岁也可发病。
除听力系统自然衰老外,遗传因素、噪声接触史、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或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均可能成为老年性聋发病的诱因。对于老年性聋,内耳及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外中耳更大,患者高频听力大多比低频听力下降更严重,也可能出现全频下降,言语识别能力可出现明显下降,患者常常双耳受累,可伴有耳鸣或眩晕等情况出现。
起初老人可能出现听话困难,但逐渐日常对话也出现困难,在疾病晚期,由于听力下降,社交能力也随之下降,老人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也可出现下降,严重者甚至出现孤独、抑郁,老年痴呆发病率也会上涨。
对于老年人群,应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注慢性病防治,生活中减少噪声接触,保护听力,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等来延缓听觉系统的衰老,对于老年性聋患者建议早期选配助听器,防止认知能力下降等情况出现,家属也应注意沟通方式,避免大声喊叫,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也可尝试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
此外,有时老人会因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等原因导致耵聍结块堵塞在外耳道,造成耵聍栓塞,也可能听力下降等情况。这时一般取出后症状就可减轻,老人也会觉得轻松许多,耵聍栓塞长时间不取出可能存在感染等风险。所以当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应尽早于医院就诊确定病因,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