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药新药从申报数量,到获批临床,获批生产的数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4年制药工业百强排名第61位的神威药业集团(以下简称“神威”)在2005~2009年的4年间共有4个中药新药获批生产。但2010年至今,却再没有中药新药获批。同样地,5年前,百强排名第26位的天士力集团(以下简称“天士力”)获批的中药新药共有7个,但这5年一共只拿到两个新药证书。如今,中药企业拿到一张新药证书的概率是百分之一,和北京小汽车摇号的中签概率差不多。
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公布的年度药品注册评审报告中显示,2010年,中药新药申报数量为673个,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521个。而2012~2014年,获生产批件的中药新药数量分别是37、27、24,占当年所有新药获批数量的6%、6.5%、4.7%,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更让业内人士担忧的是,获批的中药新药创新程度不高。2014年,获批中药新药中没有1~4类新药品种,5类只有1个,6类新药10个,8类两个,其余均是补充申请。
“这表明未来可以进入主流市场的创新中药会越来越少,必将影响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忧心忡忡。
受到审评机制、评价体系的限制,中药创新药很难出新。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的中药企业,欠缺的不是研发能力,而是长期投入的魄力和创新必备的耐力。
化药标准是个“框”
在不少中药企业研发负责人和专家看来,中药新药在审评上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审评长期套用化药标准,评价体系西化。
“难就难在怎么不单纯依靠化药的指标来判断中药的疗效。”业内一位专家表示,中药新药在审评阶段,过分强调化药研究的金指标,如抗肿瘤的药物要看抑瘤的情况,治疗乙肝的药物要看乙肝病毒载量,但却忽略了中药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的特点。“临床上一个常用的院内制剂,能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的各种症状,但因为在病毒载量上达不到指标,一直都没有获批。”一个企业的新药负责人表示了无奈。
而在审评机构中,除了面临审评人手不足、批件积压的老问题之外,审评人员配置也在影响中药新药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指出,目前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同时承担着中西两类药品的监管职责,但从监管人员知识背景和数量配置看,西医背景的专业人士远超中医。在审评过程中,更有可能倾向于以西医的标准核查,就有可能导致中药新药获批率不高。
与此同时,当评价体系不能体现中药治疗特点时,企业在中药新药研发的执行方面就会面临许多不配套的问题。
神威研究院院长李志刚表示,新药评价需要药效学指标。但西医理论中的一个病种,在中医理论中还分有许多证型,而动物模型按西医理论构建,没有以证型为标准构建的动物模型。因此在动物身上评价出来的结果跟中药的实际疗效可能有差别,体现出的结果可能没那么理想。
法规中一些看似简单的细节要求,有时在中药研发过程中却很难实现。神威最近就面临着寻找合适对照药的难题。
“我们有一个计划启动Ⅲ期临床的中药注射剂,”李志刚介绍,“该药品本身有颜色,要符合临床试验双盲的要求,对照药既要满足治疗方向一致、疗效基本相同、外观上还要跟品种一模一样,实现起来就比较难。”事实上,神威面临的问题在中药注射剂研发方面是比较普遍的。
11年前的病证标准
目前,中药研发主要参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及针对各个治疗领域的《技术指导原则》。《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更新于2007年,距今已有8年。而《技术指导原则》虽然更新频率高一些,但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这就导致临床方案设计上的困难。
李志刚表示,无论在哪个治疗领域,技术的指导原则都是同一模板的,主要技术指标、入组标准基本是一样的。另外,中药新药临床,要求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相结合,采用病证结合的方式设计临床试验的方案。中医治疗疾病时,对不同证型有针对的不同组方,这种功能主治与西医的适应证有些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病证结合有困难。而且,目前在西医的病方面很容易找到适宜的指导原则,但有关中医证的指导原则都较为陈旧,更新得也比较慢,那么现实中存在的病症,在老的标准中可能并没有被归纳进去。
这一点,亚宝深有体会。
亚宝中药研发总监周海燕介绍,企业有一个6类新药,在临床中常见的实际证型是“湿热瘀阻”,但目前有关滑膜炎的中医病证诊疗标准设立于1994年,其中证的分类只有“气滞血瘀”、“风寒湿阻”、“脾肾不足”、“痰湿结滞”等,与临床实际不完全对应。最后企业只能从不同指导原则中抽取与该疾病相近的部分,再结合一些文献和教科书中的内容整合出一个全新的标准。
亚宝为此做了许多工作,文献调研的工作就进行了近4个月,并请相关的中医、西医专家共同开论证会,也跟很多审评专家沟通过。
虽然这个药物已经送审,但周海燕还是有所担忧:“因为是企业自己拟定的标准,能否被CDE认可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审评专家首先要对设定的新标准达到共识、接纳支持性证据,才能判断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这个过程就会比较漫长,一旦对标准存疑,审评就无法通过。还要考虑在临床入组时能否按这个标准招募到合适的患者,对中药新药研发的制约就会非常大。”
而更让李志刚感触深刻的是,神威有一个6类药物差不多同时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展临床,但在澳大利亚马上进入Ⅲ期,在国内只是刚结束Ⅱ期,国外临床的进度比国内还要快。
“在澳大利亚,跟药监部门沟通上更顺畅,只要在会议中讨论出结果,监管部门将以会议纪要的方式给企业提供参考,且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正式文件直接执行,这在国内是不可能的。”
在他看来,这其实反映出,国内在审评中一些制度和指导原则的僵化、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