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脑干中的两类神经元是气味诱导的先天性恐惧情绪“开关”,对恐惧情绪下的行为反应起决定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将为恐惧情绪诱发的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相关论文于5日凌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神经科学》上在线发表。
“恐惧情绪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性的恐惧与生俱来,比如老鼠天生怕猫、狐狸,有些人天生恐高、怕蟑螂等。”该项研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介绍说,研究团队采用光遗传学技术,通过转基因手段,将光敏感通道转入小鼠脑内,发现小鼠大脑脑干中的两种“GABA”神经元对恐惧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红狐狸尿中的一种化合物放置在小鼠活动区域,小鼠闻到气味,很快会停住不动,瑟瑟发抖、心率加速。当研究人员通过入脑光纤刺激并抑制小鼠的PV阳性GABA神经元后,小鼠则变得胆大无比,即使闻到天敌的尿味也依然东蹿西跳。
“这种GABA神经元就像一个神经开关,即使在没有外界气味诱导的情况下,只要激活这种神经元,小鼠就会产生逃避、心跳加速、失禁等恐惧症状。另一种亚型的SOM阳性神经元则表现为相反的调节作用。”研究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汪浩说。
研究还发现,GABA神经元的上游是“缰核”。缰核是脊椎动物共有的大脑部位,已有研究显示,缰核与抑郁症与焦虑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参与调控人和动物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