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医药网
首页>医药库> 中西医到底怎么结合? 首先要警惕这三个误区!

中西医到底怎么结合? 首先要警惕这三个误区!

时间:2017-01-25 来源:久久健康网

提起中西医结合,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院规模不断扩容,以中西医结合名义开展的诊疗随处可见,麝香保心丸、急支糖浆等中西医结合研制的药物已成经典用药;另一方面,中西医到底怎么结合,以中为主还是以西为主,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中医还是发展西医……诸多问题仍待解。

不久前,复旦大学中西医研究院成立,并牵头组建了“研究型大学中西医结合团队联盟”,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话题再度引起关注。沪上不少专家们认为,中西医结合,要警惕三个误区。

误区一

纠缠于“姓中姓西”

“长期以来,对中西医结合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教授董竞成说,“认为源于西方世界的医学便是西医,源于华夏民族的医学是中医,这样的认知并不科学,也易造成中西医的对立态势。”

董竞成研究中西医结合30年,他认为,西医是现代医学,而中医则是一种优秀的传统医学。两者区别更多体现在时间轴上,中西医结合是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挖掘传统医学沉淀下来的精华。“中西医结合常会被误解为不中不西、两边不着调,这种认知很狭隘。强调中医原汁原味固然重要,但如何将传统精华‘解码’、形成大规模生产,并找到其作用机制更为关键。”

麝香保心丸、急支糖浆,就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研发而出的产物。上世纪70年代,华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着手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之路。

心内科知名专家、教授戴瑞鸿提出“冠心病气虚血瘀”观点,并结合动物实验研究补气药、活血药的治疗作用,由此成功研制出麝香保心丸。而今,麝香保心丸早已成为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保镖”。

董竞成说:“中西医结合有个‘从虚到实’的路径,传统中医讲究阴阳五行,是虚;利用现代技术解释传统医学诊病发挥功效的机制,是实。”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发展迄今不过百余年的现代医学,常有“江郎才尽”之惑;而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留下诸多财富,亟待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去探索、解释。这样的结合,可为现代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误区二

停留在“中西药结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庆其说,1958年我国提出中西医结合理论,但迄今为止仍停留在中西药结合的层面,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方法、融汇理念等,还有许多空白。

在王庆其看来,中医看病注重宏观、西医问诊关注微观,这样的认知随着医学发展也逐渐变化,中医借鉴西医微观的生理、病理认知,融合自身诊疗特色,实现更精准治疗。以萎缩性胃炎为例,以往中医问诊不可能涉及西医检查,而今胃镜检查后发现患者胃粘膜水肿、糜烂,中医辨证为“湿证”,继而有的放矢加以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发展大方向。”王庆其认为,执拗于中医或西医的单独诊疗,都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需求。事实上,现代医学越来越讲求整合医学理念,恰与中医思维不谋而合;中医如果不放开胸襟、固步自封,只会错过发展机遇。

去年,屠呦呦因“青蒿素”荣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董竞成看来,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恰是中西医结合最完美的诠释:利用现代技术研究经典古方,应用于诊治现代疾病,是中西医结合最见效的路径。还有大量传统古方应用到“今人”体内仍很有效,但论及药物机理研究却总是“差那么一口气”。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应该有更大规模样本、更高研究平台,并在现代科研方法支撑下方可有较大成就。

误区三

仅仅是“皮相结合”

国医大师裘沛然曾提出,中西医结合发展,还要破除“皮相结合”。

业内人士直言,当下中西医结合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医院、科室打着“中西医结合”的牌子,内中诊疗却是中医、西医各自为政;有的中医医院考虑到经济效益,一味开设西医诊断、检查服务;有的则发现“中西医结合”名头在申请课题、医院评审等方面更加便捷,由此选择“实惠主义”……

王庆其说,这些都不符合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根本目标,反而会将中西医结合引入歧途。中西医结合,还应在诊治思路上实现统一、互为补充,方可携手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也有专家提出,人才匮乏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遇到的最大门槛,须将中西医融汇理念纳入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新成立的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未来或将开展本科教育,让医学生从本科起就探索中西医结合诊治模式。

上一篇:百时施贵宝牵手日本Nitto达成价值1亿美元NASH研发协议 下一篇:这些店长分分钟让你的药店关门大吉!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