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
乳腺癌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
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
乳腺细胞发生突变后便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连接松散,癌细胞很容易脱落游离,随血液或淋巴液等播散全身,形成早期的远端转移,给乳腺癌的临床治愈增加了很大困难。全身重要脏器的转移如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等都将直接威胁人的生命,因此乳腺癌是严重危及人体生命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病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长期抽烟
乳腺癌症状
1.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2.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3.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4.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5.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乳腺癌的分期:Ⅰ期 指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小于2cm 淋巴结无转移
Ⅱ期 原发肿瘤大于2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
Ⅲ期 原发肿瘤大于5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
Ⅳ指原发肿瘤期任何大小 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男性乳腺癌症状: 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通常被患者自己发现的第—个症状是无痛性肿块,一般位于乳晕的下面,正好是男性乳腺组织集中的地方,肿块生长较快。当患者求医时,肿块并不是唯一的症状。乳头溢液更易发生于男性乳腺癌。此外,乳头回缩,皮肤改变等,也较女性乳腺癌更为常见。我们发现初诊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约有半数腋淋巴结可以触及。
一般来说,男性乳腺癌多为单侧性,常位于左侧乳房,而双侧性和到乳腺亦可发生。男性患者的年龄在确诊时往往比女性患者的年龄为大,并且在明确诊断时亦常常较女性患者为晚。
当男性乳房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及时就诊:1. 结块和肿胀感 2. 皮肤凹陷和起皱 3. 乳头内陷 4. 乳头或者乳房皮肤泛红,乳头大小出现异常 5. 乳头溢液
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很早期时,临床上毫无症状,也无肿块,是很难发现的,除非应用特殊的检查方法。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最好的办法是妇女学会自己定期检查乳房,这样就可以使肿瘤在还未长大之前就被发现。
自我检查时,如发现乳头溢液或乳房湿疹样改变或很小的结节,不要轻易放过,因为这些异常现象绝大多数为乳腺癌的首先症状。乳头溢液或湿疹样改变,由于内衣被水渍所污染,容易发现,而小结节肿块不痛不痒,不加往意就容易被忽视。每遇这种槽况,应该立刻到医院里去作进一步检查。
患者、医务人员发现乳房的任何微小异常,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而不是精神紧张),如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这些异常变化也常是乳腺癌的特征。
有时仅仅依靠上述这些情况来发现临床早期病例,未必可靠,我们应该结合患者的年龄全面分析。年龄在35~55岁之间者,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除临床确诊为良性肿瘤外,对可疑的癌瘤,常须作肿块的局部针吸、细胞学检查、切除活俭等各种检测乳腺癌的方法,以明确诊断,避免发生漏诊、误诊。
因此,我们希望每个妇女都能坚持每季度自我检查1次乳房,相信绝大多数的癌瘤都能早期得到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可达80~90%,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疗效。根据我们的经验,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检测并结合临床体检,95%以上的乳腺癌皆可得到确诊。
乳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增加、遗传基因、生活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一般女性为高,她们的特征是:
①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
②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
③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如:55岁以后才停经者)
④过于肥胖
⑤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
⑥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
⑦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例如:经常施行X光透视或放射线治疗)
⑧经由其他癌症转移至乳房(例如:患子宫内膜腺癌者)
⑨有慢性精神压迫
⑩不常运动
预防方法
为避免患乳癌,女性应具备一些“预防乳癌”的基本知识,以下简单说明:
1、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
肥胖和体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乳癌发生。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雌激素,降低乳癌的发生率。
2、养成运动好习惯
据医学专家统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多做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预防乳癌的发生。
3、定期作乳房检查
①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应于每月例假过后一周内做一次乳房自检;每隔2年,由专业医师做一次临床检查或乳房摄影术。
②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检外,每年做一次专业性的乳房检查比较好。
③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应定期做乳房自检,且每年须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摄影。
虽说女性都有患乳癌的危险,只要您坚持做到了以上这些,必能远离乳癌的威胁,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功效。
乳腺癌的治疗
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运用中药真情散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一)手术适应症 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二)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③乳腺癌侵犯胸壁;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⑤患侧上肢水肿;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三)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 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②气胸:在切断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症有:①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所致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②皮片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可为其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③患侧上肢水肿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可达到抬举自如程度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1)Ⅰ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2)Ⅱ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根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最后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4.乳房单纯切除术: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它的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将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
保留乳房的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乳腺癌病例亦不能代替所有的根治术而是一种乳房癌治疗的改良方式应注意避免局部复发其适应症大致如下:①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以下病灶;②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③单发性病灶;④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边界者常不适宜;⑤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果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较好;②原发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③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如不作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较高
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1.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2.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乳区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2)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的多少及胸壁受累情况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3)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窝区照射
(4)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三)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作者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四)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
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三激素受体测定与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 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
五化学药物治疗
(一)辅助化疗的原理 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这时候有必要服用中药真情散来配合,这样才可以弥补化疗的不足,降低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二)术前辅助化疗
1.术前化疗的意义
(1)尽早控制微转移灶
(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
(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评价术前化疗效果作为术后或复发时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
2.术前化疗的方法
(1)术前全身化疗: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78年起对9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口服嘧啶苯芥每日15mg服ld停2d服用总量为45mg后手术与94例对照组相比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用药组为56.3%对照组为39.3%
(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有胸内动脉插管及锁骨下动脉插管两种方法
(三)术后辅助化疗
1.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1)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妇女不论雌激素受体情况如何均用已规定的联合化疗应当作为标准的处理方案
(2)腋窝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应当首选抗雌激素治疗
(3)腋窝淋巴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可以考虑化疗但不作为标准方案推荐
(4)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前妇女并不普遍推荐辅助治疗但对某些高危病人应当考虑辅助化疗
(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淋巴结阴性乳腺的高危险复发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激素受体(ERPR)阴性②肿瘤S期细胞百分率高③异倍体肿瘤④癌基因CerbB-2有过度表达或扩增者
2.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
(1)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
(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
(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达到原计划剂量的85%时效果较好
(4)治疗期不宜过长对乳腺癌术后主张连续6疗程的化疗
乳腺癌饮食
乳腺癌病人饮食原则:
1、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
乳腺癌病人“内虚”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虚而致癌,因癌而致虚,虚中夹实,以虚为本。食疗的目的是保证乳腺癌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应以扶正补虚为总原则。故《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扶正补虚的总则指导下,对乳腺癌病人的食疗应做到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正如《内经》所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失之偏颇,则有害无益。
2、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
乳腺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3、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
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民间用其配丁香、柿蒂治疗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实验已证实其对致癌病毒引起的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也都是抗癌良药。
【 宜 】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鲎、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蟹、赤、文蛤、牡蛎、玳瑁肉、海带、芦笋、石花菜。
(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复发的食物,包括桑椹、猕猴桃、 芦 笋、南瓜、薏米、菜豆、山药、香菇、虾皮、蟹、青鱼、对虾、蛇。
(3)肿胀宜吃薏米、丝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荠、鲫鱼、塘虱、鲛鱼、海带、泥鳅、黄颡鱼、田螺。
(4)胀痛、乳头回缩宜吃茴香、葱花、虾、海龙、抹香油鲸、橘饼、柚子、鲎
【 忌 】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椒、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公鸡等发物。
乳腺癌自查
[1]视诊: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 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 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
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长期抽烟
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2.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3.乳头和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4.扩散及发展: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5.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乳腺癌的分期:Ⅰ期 指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小于2cm 淋巴结无转移
Ⅱ期 原发肿瘤大于2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
Ⅲ期 原发肿瘤大于5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
Ⅳ指原发肿瘤期任何大小 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1.病史: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
2.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摸,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记录部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并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站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检查,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
3.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4.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5.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6.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7.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8.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9.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1921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 (3)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一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运用中药真情散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一)手术适应症 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二)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③乳腺癌侵犯胸壁;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⑤患侧上肢水肿;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三)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 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②气胸:在切断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症有:①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所致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②皮片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可为其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③患侧上肢水肿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可达到抬举自如程度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1)Ⅰ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2)Ⅱ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根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最后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4.乳房单纯切除术: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它的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将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
保留乳房的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乳腺癌病例亦不能代替所有的根治术而是一种乳房癌治疗的改良方式应注意避免局部复发其适应症大致如下:①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以下病灶;②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③单发性病灶;④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边界者常不适宜;⑤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果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较好;②原发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③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如不作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较高
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1.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2.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乳区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2)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的多少及胸壁受累情况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3)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窝区照射
(4)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三)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目前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作者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四)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
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三激素受体测定与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 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目前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
五化学药物治疗
(一)辅助化疗的原理 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这时候有必要服用中药真情散来配合,这样才可以弥补化疗的不足,降低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二)术前辅助化疗
1.术前化疗的意义
(1)尽早控制微转移灶
(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
(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评价术前化疗效果作为术后或复发时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
2.术前化疗的方法
(1)术前全身化疗: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78年起对9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口服嘧啶苯芥每日15mg服ld停2d服用总量为45mg后手术与94例对照组相比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用药组为56.3%对照组为39.3%
(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有胸内动脉插管及锁骨下动脉插管两种方法
(三)术后辅助化疗
1.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1)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妇女不论雌激素受体情况如何均用已规定的联合化疗应当作为标准的处理方案
(2)腋窝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应当首选抗雌激素治疗
(3)腋窝淋巴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可以考虑化疗但不作为标准方案推荐
(4)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前妇女并不普遍推荐辅助治疗但对某些高危病人应当考虑辅助化疗
(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淋巴结阴性乳腺的高危险复发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激素受体(ERPR)阴性②肿瘤S期细胞百分率高③异倍体肿瘤④癌基因CerbB-2有过度表达或扩增者
2.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
(1)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
(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
(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达到原计划剂量的85%时效果较好
(4)治疗期不宜过长对乳腺癌术后主张连续6疗程的化疗
一、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患及早治疗。35岁以上的妇女,尤其伴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应每月自检,有月经的妇女,应于每次月经结束后2~3天进行自检。自我检查的方法有:
(一)照镜法 裸露上身,身体正面和侧面对着镜子,观察乳房外形有无改变,乳头有无内陷或高举,乳头有无溢乳,乳房外表有无“橘皮”样或“酒窝”样改变。
(二)拍摸法 仰卧床上,肩背部垫起,使乳房平展于胸壁。检查右侧乳房时,右手平放,将左手指并拢(或用手掌)放在右侧乳房上拍摸,一查有无肿块,二查有无压痛。发现异常要到医院诊治。
二、患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应积极治疗,以防恶变。
三、提倡自然分娩、母乳哺养和计划生育,不宜过多过频的人工流产或分娩。
四、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青春期妇女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增加体育活动;更年期妇女适当控制体重和脂肪摄入。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A、C及纤维素)。
五、要有乐观、豁达的人生观,碰到挫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
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较高,因此乳腺癌常被误诊为乳腺增生症而贻误治疗。乳腺癌多发病于20岁以后女性,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多表现为乳腺外上象限无痛性肿块,肿块可为单个或2~3个,肿块大小不一,一般肿块大小不受月经周期影响,肿块呈不规则形状,表面不光滑,呈结节感,边界不清楚,多与周围组织粘连,移动性差,质地较硬,呈砂石样硬度。
但也有的乳腺癌患者其肿块表面光滑,无结节感,边界清楚,移动性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需动态观察肿块大小变化。乳腺癌患者因癌细胞增殖速度较快,故常短期内出现肿块增大,而乳腺增生症无此特征,其主症以乳腺疼痛为主,乳腺结节压痛明显,并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
此外,乳腺癌患者其乳头可出现脱屑、糜烂或因肿瘤浸润牵拉而出现乳头回缩、固定。乳腺肿块表面皮肤还可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进一步发展可发生局部浸润,腋下及锁骨上等淋巴结转移,甚至出现肺、骨、肝、肾上腺及脑等远处转移。
乳腺的X线检查、B超检查、近红外线扫描等辅助检查更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对疑是乳腺癌的患者应及时行细针穿刺活检或肿物切除活检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同其他晚期癌症的恶病质表现一样,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或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严重衰竭以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