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
组织胞浆菌病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内科 风湿科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原发性真菌病。主要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在我国十分罕见,至今国内个案报道共11例,自1955年首先在广州发现1例,其后又陆续在常州、北京、南京等地发现数例。1990年我们曾发现国内首例duboisii变种感染者。本病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该菌属双相性真菌,在组织内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有人认为只有酵母型致病,而菌丝型无致病性。当人们吸入本菌的孢子后,首先引起原发性肺部感染,健康人常不治自愈。但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恶性病,或用大量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吸入大量孢子后,形成肺部病灶,通过淋巴或血行播散到全身。大多数患者无需治疗而自愈。重症者以两性霉素B疗效最佳,但也可用氟胞嘧啶、酮康唑及克霉唑等。急性肺型患者,症状持续2周以上,用两性霉素B,总剂量0.8~1.0g;肺部病变伴严重肺功能减退者,予强的松60~80mg/d。播散型给予两性霉素B,成人一个疗程(10周),总量2.0g,分次静滴;儿童1mg/kg/d,至少6周。慢性肺型,尤其是有空洞者,治疗同播散型;化疗无效伴持续咯血或继发感染,或因肺组织破坏引起症状,宜手术切除。
症状
1、病史 见隐球菌病并注意起病初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样症状,伴干咳、乏力、消瘦、盗汗、咯血类似肺结核症状,或高热、气急类似急性肺炎症状。
2、体检 注意肺部体征,有无肝脾肿大、皮肤粘膜溃疡或肉芽肿。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
1、急性无症状 约95%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可无症状。在流行区人群中,肺部可见许多钙化灶,但追溯病史却无明显症状。
2、轻症感染 患者仅有无痰咳嗽、胸痛、呼吸短促、声音嘶哑等感冒症候,也常可表现为儿童“夏季热”样症状。
3、中度感染 可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稍有发绀,间有咯血,有时可从患者痰及骨髓中培养出病原菌。X线可见肺野有散在多数浸润或结节性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如原发肺结核,严重播散者有如淋巴瘤或其它肿瘤。
本病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所引起,近已发现其有性世代。另有一种是其变型histoplasma capsulatum var duboisii。此菌可从流行区土壤中分离出。流行区猫、犬、牛、马等动物也可感染。此菌也属双相型,在组织内呈酵母型,生长于细胞内;室温28℃左右培养则呈菌丝型,其传染性极强,可致实验室感染。
本病可由呼吸道、皮肤粘膜、胃肠道等传入,流行区患者及感染动物粪便排泄物均可带菌,鸡窝也潜藏此菌。当菌侵入人体后,视患者抵抗力而呈局限原发或播散感染,一般男性患者较多见。
本菌所侵犯的各器官,病理改变基本一致。开始为中央部分增生,吞噬细胞内有或多或少的真菌。其后发生组织坏死,周围呈肉芽肿样变化,最后则愈合或纤维化。
原发性接触性组织胞浆菌病呈非特异性炎性浸润,间或可见有巨细胞及坏死区。
诊断
1、检验 ①痰涂片染色、培养及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真菌。②血清乳胶微粒凝集试验适用于早期急性感染。③补体结合试验对播散性病例诊断和预后有价值。④荧光抗体检查标本及组织切片中的病原菌有鉴定价值。
2、胸部X线检查 必要时做腹部X线平片及腹部B超观察肺、肝、脾等脏器可有许多钙化点。
用药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可能含有动物和鸟粪的灰尘。在有尘埃的场所工作,可戴口罩或在可能有真菌孢子的地区洒水。
2、污染地区喷洒3%的福尔马林(杀死真菌)。
本病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该菌属双相性真菌。在组织内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有人认为只有酵母型致病。而菌丝型无致病性。当人们吸入本菌的孢子后。首先引起原发性肺部感染。健康人常不治自愈。但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恶性病。或用大量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吸入大量孢子后。形成肺部病灶。通过淋巴或血行播散到全身。
用痰,淋巴结,骨髓,肝组织活检,血,尿或口腔溃疡分泌物培养出组织胞浆菌可以确诊.溶解离心或血沉棕黄层培养能提高血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显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也可有力地提示诊断.经特殊染色的组织标本(Gomori乌落托品银染色,PAS或Gridley银染色)可见巨噬细胞,血单核细胞或中性细胞内具有特征性成簇的,小而卵圆形的酵母菌.伴有艾滋病的广泛感染患者,外周血或血沉棕黄层经赖特或吉姆萨染色可见细胞内的酵母菌.用酶测定或放射性免疫测定,可从血清,尿,脑脊液或支气管肺泡洗出液标本中检出组织胞浆菌抗原.尽管有报
本病不能单凭病史和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胸部X线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照相术有诊断价值。血清学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对菌丝型抗原测定为1∶4和对酵母型抗原为1∶16。是疾病活动的有力证据。组织胞浆菌素皮内试验阳性表示过去或现在有感染。适用于普查。琼脂凝胶双相扩散试验比补体结合试验更具有特异性。但与芽生菌和球孢子菌病有交叉反应。因此必须同时作组织胞浆菌素。芽生菌素及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以便鉴别。
痰。尿。血。骨髓。胸水及其他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分离出荚膜组织胞浆菌。或病理组织切片发现酵母型真菌。可以确诊。纤支镜活检和灌洗物培养有确诊价值。更适用于未钙化结节病灶和空洞型病变。浅表淋巴结活检。肝。脾。肺等穿刺活检对确诊很重要。但内脏穿刺宜慎重。
尽管曾在大量感染后有极少数的死亡报道,但急性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几乎都是自限性的.慢性空洞性组织胞浆菌病死亡由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所致.未加治疗的进行性弥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死亡率>90%,并且常因误诊所致,因为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特别是艾滋病人,常很快发展成为致命性感染.
除罕见的严重肺炎外,急性原发性组织胞浆菌病一般不需进行抗真菌治疗.对慢性型治疗可使组织胞浆菌培养转阴,病程变慢或停止,但不能改善纤维化病变.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对本病有效,但复发常见.治疗严重的弥散性病例首选两性霉素B,较轻型病例可选用伊曲康唑.对有艾滋病的患者,由于最佳的治疗持续时间不清楚,因此,可用伊曲康唑进行无限期的治疗以防止复发.氟康唑疗效较差.间歇性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可用于对唑类药物不耐受的艾滋病人的长期抑制疗法.
解决组织胞浆菌病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暴露在引起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中。以下步骤有助于预防感染:
当你暴露在被鸟或蝙蝠感染的泥土中时。戴口罩或者呼吸器
污染地区喷洒3%的福尔马林(这会杀死真菌)
解离心或血沉棕黄层培养能提高血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显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也可有力地提示诊断。经特殊染色的组织标本(Gomori乌落托品银染色。PAS或Gridley银染色)可见巨噬细胞。
可从血清。尿。脑脊液或支气管肺泡洗出液标本中检出组织胞浆菌抗原。
幸运的是。与组织胞浆菌病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是很少见的。这些并发症包括:
1。在肺腔壁的内层形成纤维组织。挤压了食道。心脏或肺部。影响它们发挥正常功能。
2。淋巴结肿大。挤压了气管。食道或胸部的大血管。
3。使肺部组织留下疤痕。
4。失明。如果感染扩散到眼部。就可能发生。